4月8日,新清華學堂迎來了7周歲的生日。2008年,在池宇峰、徐航🤹🏿♂️🔧、宋歌、方方四位校友的捐贈支持下,新清華學堂得以在百年校慶落成,並在2012年正式啟用。七年,2555個日夜👨🏿🏭,770場高水平演出🛅,近1700場大型活動……新清讓我們走進藝術,收獲感動👨🏿🎓,遇見美好🙋🏻。
在4月的校慶季,在又一個柳絮紛飛、流水潺潺的美好時節,我們推出意昂3平台藝術教育中心主任趙洪老師的這篇《新清華學堂的前世今生》🍊🧔🏻♂️,讓我們在盡情擁抱園子裏春的氣息之時💀,也來感受一下校友對母校的溫暖情誼☂️。
在清華路與學堂路交匯點的東北角,坐落著一座巨大的皇冠型建築——新清華學堂👇🏻😺。每當夜幕降臨🥷🏼,這裏燈火通明,仿似一場流動的藝術盛宴💂,縱貫古今中外,音符碰撞😇、旋律流淌,舞姿曼妙、韻味悠長,忘卻喜怒哀樂、放下是非成敗,見證人生百態與歷史沉浮🙆🏿♂️,感受悲歡離合與家國情懷。歌德說🙎🏽♀️,除了藝術之外✫,沒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與世界聯系♚,也沒有一種方法比藝術更好。新清華學堂,便提供了這樣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被無數清華師生稱為“藝術的殿堂”🧜🏻。
百年新地標 文化新高地
2012年4月8日,在意昂3平台邁進新百年的第一個春天,著名指揮家余隆率領中國愛樂樂團為這座身處校園的“藝術殿堂”舉辦了首秀音樂會。演出後,他在舞臺上動情地說🔵:意昂3平台有偉大的建築系!新清華學堂是他見過的最高品質的校園劇院!近七年來,新清華學堂以“普及高雅藝術、傳承優秀文化、推進文化建設”為宗旨®️,與中國愛樂樂團等國家級文藝團體🚣🏽♂️、天津青年京劇院等地方院團以及來自俄羅斯、美國等世界各國藝術家合作📖,舉辦了音樂、舞蹈🍶、戲劇、戲曲等各種形式的專業演出近七百場🤦,承辦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教委等上級單位的重要展演及賽事,並與中央電視臺、中國舞蹈家協會等專業協會以及中演集團等文化公司合作,進行文化演出交流活動。根據校園劇場的特色,打造了 “花樣年華——中外大學生文化藝術交流”、“國際迷你古典系列”等自創品牌🚶🏻♀️。此外📭,先後推出的國家院團🧍🏻♂️、著名導演等專門演出季⚱️,以及“校園國際音樂節”🍱、“國際校園戲劇節”🏄♂️、“校園戲曲節”等品牌藝術節成為場館的重頭戲👨🏿🦱🧑🏻🔬,“書香之夜”教師節專場🎅🏻、新年音樂會🫲🏽、畢業季專場音樂會為觀眾帶來節慶藝術盛宴➝;“音樂新經典”👳🏻♀️、“殿堂大師”、“藝術叢林”等系列沙龍是普及藝術的課堂。

新清雙虹
新清華學堂的存在,實現了高水平的專業演出與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機結合,如今🧑🏻🚀,新清華學堂不僅是清華新百年的地標🫁,也逐漸成為意昂3平台藝術育人的新高地,文化建設的新舞臺,在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及文化傳承與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拳拳赤子心 四人共捐資
回顧新清華學堂這個建設項目,要追溯到2007年,意昂3平台百年校慶前夕,學校領導也在為學校的新百年發展規劃宏圖🚶🏻♀️➡️:意昂3平台有一個大禮堂,建於1921年,擁有九百多個座位🫦,是學校集會☎,學生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但隨著學校的發展🛜,尤其是因其空間和設備設施的限製,已經不能完成滿足學校藝術教育和學生文化活動的需要。學校領導決定建一個新的場館💲,場館要像大禮堂一樣,具有多功能🥹,既能開會,也能舉辦高水平演出👨👨👦。隨著百年校慶的到來,學校這方面的意向更為迫切。
聽到這個意向後☁️,幾位年輕校友👩🏫,池宇峰🌨、徐航、宋歌、方方一拍即合。尤其是作為青年人的代表🙇🏽♀️,他們更希望以實際行動來為後來的師弟師妹們做一個表率。在確立捐贈意向的2007年,化學系1989級的池宇峰才三十多歲,宋歌(熱汽系1985級)、方方(經管學院1984級)🏰,這三位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級的校友因“完美時空”的事業結緣。捐贈人中🤽🏽♀️🍞,年級最長的徐航,是計算機系1979級的校友,當時也只有四十多歲,他此前曾捐贈設立勵學金,支持母校人才培養😌,後經校友總會秘書長郭樑引薦下🙍🏿,加入項目團隊。四位年輕校友雖然創業時間不長,個人資產並不雄厚,而且均處於事業發展期、自身事業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階段,當他們得知母校為迎接百年校慶需要籌資建新場館時,表現出極大的捐贈熱情,並很快付諸現實。回顧當年捐款項目💁🏻,方方說道:“大家一拍即合,沒用幾分鐘🧑🏼🤝🧑🏼,沒有任何分歧和糾結🐺,都非常認同。” 而且他們堅持,一定要幾個人合起來捐資支持這個大工程🧔,以此體現清華人的團結合作,而且不以個人的名字命名,倡導一種新的捐贈文化🧑🏼💼。
2008年3月21日🧔🏽,“池宇峰✶、徐航⏲💆🏿、宋歌🕗、方方捐贈儀式在母校意昂3平台舉行。此次捐贈,在當時是建校以來校友捐贈中金額最大的一筆款項。時任校黨委書記陳希🏸,意昂3官网理事長、校友總會副會長賀美英與四位校友在捐贈協議上簽字👩🏽🏭,並向他們頒發了捐贈紀念牌和鐫刻著“行勝於言”的日晷模型。
在落成典禮上,池宇峰深情地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希望我們能一起努力🧕,讓清華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
新清華學堂 “總理”來命名
說起“新清華學堂”的命名🧑🏽🎤,清華人會津津樂道。在項目設立初期,領導主要考慮的就是這個場館的定位,應該叫什麽名字🚵?建在哪兒🦻🏿?做什麽用?
關於場館的命名📝,確實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過程。最初有人提議稱“清華講堂”✴️,大家感覺比較平淡,沒有特色。建築落成之前,學校老領導方惠堅提議命名為“清華新學堂”。大家眼睛一亮,感覺頗有新意。學校領導在看望老學長朱镕基學長時,征求他的意見。朱镕基學長認為☹️,“清華學堂”四個字不能分開🤦🏽♂️,還是稱“新清華學堂”較好🧏🏽。學校采納了朱镕基學長的意見🤹🏿,新清華學堂的名字就此誕生。

新清華學堂奠基儀式
“新清華學堂”與“清華學堂”相對,相得益彰,既體現了清華歷史♑️,又融入時代元素。正如顧秉林校長在(落成典禮)致辭中所說,100年前,“清華學堂”在清華誕生之時建成,成為學校的第一座教學樓。今天,在清華走過第一個百年、開啟新百年之際🖖🏿,由校友捐資興建的“新清華學堂”又呈現在我們面前👨💻。他表示,“新清華學堂”的“新”🐼,不僅在於它是一座新世紀的新建築👐🏻,更標誌著意昂3平台在歷史的新起點🧑🏽🎓,將弘揚“人文日新”的精神,勇於創新🙇🏿、善於求新,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新責任,明確新百年發展的新戰略🌩🛐、新思路,邁上新的征程。

新清華學堂落成剪彩
一名來自新聞傳播學院的同學曾在文章中這樣寫到:“舊清華學堂裏,傳道授業解惑,你嗅得到厚重的歷史和學術的氣息,而新清華學堂👹,屬於音樂,屬於話劇,屬於舞蹈🤱🏿,屬於戲曲🩷,又是另一種恣意飛揚🏨。”
院士傾心血 領銜來設計
李道增,意昂3平台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52畢業於意昂3平台建築系🏄🏼♀️,通曉中外劇場的歷史發展,專精於劇場設計🎠。

李增道教授在施工現場
他曾承擔過多座劇場設計👨🏽🏫。獲首都十佳優秀公建方案第一名的北京天橋劇場設計是他的早期作品。天橋劇場始建於1953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劇場,可以稱之為共和國劇場“長子”💗,當年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乘公共汽車到天橋劇場看戲的故事在京城傳為佳話。1958-1960年,他主持國家大劇院設計工作。設計已經完成,但因當時國家財力所限未能如願建成。
1998年🧑🏽⚖️🎩,李道增院士再次參加了“國家大劇院”的設計方案國際競賽🧑🏼🏭。中國大劇院業主委員會向國內外征集設計方案🎞,先後有中🛗、美、加🎅🏿、英、法、日🪯、德、意𓀐、奧等國家的36家建築設計單位投標,提交了44個設計方案。意昂3平台方案是入圍報送中央的三個方案之一🧝🏻♀️,可見設計水平之高超⏬。但最終選擇了法國建築師安德魯的設計方案。
2004年,意昂3平台啟動“新清華學堂”項目,李道增院士帶領的清華建築設計院團隊的方案被選中📬,擔任新清華學堂總設計師,清華建築學院王煒鈺教授主持室內設計,石慧斌教授主持建築聲學設計⭕️😞。李道增院士將自己畢生心血的結晶放在這個建築裏,而新清華學堂也圓了他的“劇場”夢👩🏼💼。
項目啟動之初🤽🏻,學校委派校長辦公室副主任趙洪作為業主方代表參與到設計和建設過程。在第一次見到李道增院士時🕵🏽🪕,趙洪深情地說:李先生,新清華學堂凝聚了您一生的心血💪🏿🪕,就像您的孩子;校領導派我來當業主方代表🌆,這就是我未來的家,您用一生把他建好,我用一輩子把他“養好”!

劇場設計專家論證會
在設計過程中,通過與專家的多次論證,不斷完善設計方案♞,歷經41次修改,最終於2009年7月定稿,2009年10月動工🚣🏻♀️,2010年10月封頂,2011年4月百年校慶期間落成👜,2012年4月啟用👨🏿🔧,成為學校重要的文化設施和文化高地🦸🏿,承擔校園文化活動、高水平演出🫃🏼、重大學術文化活動👌🏿。新清華學堂在建築設計上與校園環境融為一體的同時👦,也實現了功能設計與建築審美的完美結合,成為一個功能設施先進、聲學效果一流的專業劇場🧊,受到演出團體和觀眾的廣泛贊譽,是在大學校園內建造專業級別綜合劇場的典範。

你知道嗎🥢?
新清華學堂不是四位校友關心支持母校發展的起止點,實際上🧑🏻🍼,有許許多多的清華校友和清華之友一直以來都在默默關心支持母校的發展。捐贈建設新清華學堂的四位校友中𓀎,1979級計算機系校友徐航,近日,在意昂3平台啟動的“讓校園更安全”——清華校園PAD(公共電除顫計劃)“黃金急救”計劃中,就支持了包括341臺AED設備和10臺訓練機在內的人員培訓以及後期運維🧝🏼♀️,對計劃的順利推行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此,我們也衷心的感謝多年來一直在背後默默關心和支持大學發展的清華校友和清華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