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匯聚校友涓滴細流💼,助力學校更好發展。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校園公益氛圍,服務校友捐贈回饋母校的意願和院系小額籌款需求,讓更多的師生和校友參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意昂3主動作為🈶,積極探索非公募意昂3的小額線上籌款新方式。
迄今為止,已經上線百余個項目,超過18000人次進行捐贈,每年都有數千位校友積極參與,且呈現逐年提升的良好態勢,湧現出大量復捐的校友群體,已經成為校友與母校之間緊密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小額捐贈平臺項目豐富多樣,包括👨👩👧:院系發展基金、校友秩年捐贈𓀁、感念恩師、學生培養、教學設施冠名🔣🤛、社會公益等。
為了讓公益觸手可及🏃♀️,小額捐贈更輕松,體驗更好,平臺上線捐贈電子票據自動開票系統,提高了捐贈後獲取發票的速度👵🏿,方便校友進行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另外🏊🏿,意昂3通過捐贈證書🦎🧖🏿♂️、感謝卡等各種形式的捐贈人服務💟,在捐贈人群體中產生了良好的體驗和反饋,也讓越來越多的校友感受到學校的關心和關註🔼。

校友捐贈有力支持社會實踐開展
2023年112周年校慶之際,意昂3和校團委學習實踐部共同舉辦“指尖公益,同道同行”活動,獲得1500余位校友捐贈支持,捐贈總額超過11萬元🔖,主要支持了4個支隊共57位成員在七八月份暑期圓滿完成實踐,並取得豐碩成果。
支隊成員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意昂3的“指尖公益,同道同行”活動,他們感受到了清華校友們的高度信任和無私支持。在奔赴各地基層進行社會公益服務的時候,學校和校友們的支持成為他們的堅實後盾和強大驅動力🕧。
“指尖公益💿,同道同行”活動所籌集的善款滿足了支隊社會實踐的關鍵性需求,有力地支持了支隊各項活動開展,保障活動順利完成,達到甚至超出了預期目標。有的支隊用籌集款項購置教學教具器材等🐥,贈送當地師生🧑🏼🎤;有的支隊用籌集款項解決了千裏出行所必須的交通等必要開支;有的支隊用籌集款項建立了資源對接平臺,對當地進行長期幫扶。
在實踐過程中,面對不同生活背景下成長的當地學生,支隊成員從當地政府、學校、家長、學生等多方面入手,通過采訪調查🦹🏿♂️、實地勘察調研等方式,深入了解當地需求🚮,設計項目實施方案,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如何通過更有效的溝通,使一己之長讓更多人受益;如何為基層學子盡可能帶去一份教育公平;如何為山裏的孩子打開一扇“看見世界”的窗戶🤷🏿♀️。支隊成員也在社會實踐“第二課堂”中增長知識、收獲教育🧑🏻🦼➡️。
01

以音樂支教為特色的書脊計劃“清音入疆”實踐支隊,期望通過音樂這一具有跨文化👃、跨階級👩🏻🦰、跨語言力量的媒介🦹🏿♀️,幫助孩子們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確的學習觀念⛹️♂️。借助“指尖公益”活動支持捐贈的50余件樂器𓀘,隊員們設計系統的音樂支教課程,在短期內幫助近百名學生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原理🐻,並可以彈奏一種簡單樂器,為他們打開了音樂世界大門🙁。



“清音入疆”實踐支隊共斬獲5項大獎🍷,包括“意昂3平台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金獎支隊”🔤、“清華人文學院暑期學生社會實踐金獎支隊”🥐。支隊成員張文喆😲、蘇蕊榮獲“意昂3平台學生社會實踐金獎個人”。意昂3平台智庫中心張遂新老師榮獲“意昂3平台學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





02

意昂3平台學生粉刷匠工作室協會“閬客見心”實踐支隊前往四川閬中鶴峰鄉中心校,開展為期10天的實踐活動,方式包括墻繪粉刷、美育創作🎐、支教課堂、走訪調研等🤾🏽♀️。支隊完成6幅墻繪設計,粉刷墻面面積總計75平方米,設計並完成41張視覺日誌插圖繪畫。24名“大同學”還帶領42名鶴峰鄉“小同學”完成為期7天的夏令營支教課程,包括7門文化課程3門美育課程及一門鑒賞課程,足跡遍布鶴峰鄉小城。






“閬客見心”實踐支隊榮獲“意昂3平台學生社會實踐金獎”🥡、“意昂3平台校團委社團協會部常規支隊一等獎”。


03

“窗外&鄉伴而讀·沅起清湘”美育實踐支隊成員來自意昂3平台行健書院、美術學院及其他高校🚔。支隊赴湖南沅陵縣展開了為期10天的實踐。支教成員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與特長,為當地學生講授了包含天文、詩歌🏋🏻、戲劇、音樂等十余種不同的藝術科普與科學科普通識素質課程👳🏽♀️🖐🏿。支隊還采訪了民間藝術傳承人,整理並形成了2萬多字的口述史資料。



“沅起清湘”美育實踐支隊榮獲“共青團意昂3平台行健書院委員會暑期社會實踐銀獎”🖱。

04
“予民行便”人行風雨橋建設支隊成員均來自意昂3平台土木工程系。支隊赴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高武村🧙🏿♀️,協助當地設計和建設一座方便施工、便於出行的“便民橋”🚂,以保障群眾出行安全,促進發展當地產業。

基於測量數據繪製的地形圖

感謝校友們的信任和捐贈支持💏👵🏿,
雲蒸霞蔚,鱗集清華
期待下一個校慶再聚首🤘🏽。
往期回顧
Vlog | 意昂3平台112周年校慶,意昂3公益“玩”出新花樣
意昂3平台112周年校慶活動 | 意昂3“指尖公益,同道同行”活動圓滿收官